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曹操最初的志向,本是成为卫霍伏波那般的名将,统领大汉军队征战沙场,成就封狼居胥勒石燕然那般的丰功伟业。
甚至更进一步,解决千百年来困扰中原的蛮夷之祸,消灭诸如匈奴鲜卑之流,让边荒百姓免受侵扰之苦。
令大汉重现甚至超越武帝时期的辉煌,是曹操自幼便拥有的抱负,只是,现实发生的一切是冰冷而残酷的,将他幼时的梦一点点撕碎。
当他踏入官场时,原以为各司其职便是为官的根本,然而按律法行事却得罪了蹇硕,在党锢之祸的中饱受牵连,若非祖父曹腾曾对张让有过些许提携之恩,险些在那场动乱之中丧命。
这让他多少了解到了大汉当下的现状,虽表面上保持着一个王朝应有的威严,但引领大汉前行的朝廷却是腐朽不堪。
那是他对大汉第一次产生失望的情绪,心中那道耀眼的光芒,似乎也蒙上了些许阴霾。
后来黄巾乱起,虽然在内心不愿接受,但曹操确实或多或少产生过大汉可能会就此崩溃的预感。
这让他无比惶恐,于是奋不顾身响应天子号召,竭尽全力协助大汉镇压住了黄巾军,可原以为会再起中兴的大汉又接连受挫,每每在心中升起的希望,却又因世事无常而烟消云散。
直至二帝争辉,刘辩愤而离去之后,虽仍有无尽不甘,但终于接受了梦想破灭的现实。
武帝的丰功伟业,不仅仅是因为卫霍之勇,更重要的是大汉国力之强,文景之治直接为武帝积累下足矣支撑大型战争的庞大国力,正是有了这样的国力支持,加之武帝大权独揽,大汉才得以一扫颓势,北驱匈奴。
当下,大汉表面上的国力虽称不上羸弱,但接连的动荡已经几乎耗尽了数百年积累下来的全部底蕴,想要发动对北方异族的战争绝对是痴心妄想。
另外,皇权受到了王莽之后最大的一次冲击,在两年之内接连更换天子,乃至二日争辉,使得朝廷颜面尽失,更不要说,各路诸侯割据一方权重兵强,令朝堂对地方的掌控近乎于无。
无论是从史书之上,还是从常理上分析,这样的大汉已经到了亡国的边缘,不管曹操自己是否情愿,历史的车轮都不会停止转动的趋势。
昔年大周分封诸侯,数百年后礼乐崩坏,以至战国乱相,如今的天下大势,与当年何其类似。
曹操有心重现大汉荣光,但时也命也,无论如何也无法完成幼年志向,现在经过太公的点醒,亦应当重新建立此生之志。
沉思良久之后,他这才缓缓开口,虽无叹息,但声音之中充满了无奈:
“某毕生之志,便是扫清鲜卑匈奴等族,还百姓以安平。
然中原乱起,安内方可御外。
若事可为之,则行光武旧事,挽大汉危亡;若事不可为,则……另辟乾坤!”
最后四字,曹操说得无比沉重,他绝非顽固愚忠之辈,但也不是轻言放弃之人。
原本历史中有实无名都没有迈过的心中底线,终究还是被时局所迫踏了过去。
若是从历史的角度来看,此刻的曹操在能力上或许不及那个一统北方的大汉曹丞相,但在某些方面,他已经突破了复兴大汉这一志向的桎梏。
商人,得财货下等,得权势中等,得天下者!大老板也...
每隔一元会就招生一次的神话高校,再次开门招生喽。入学考试在书剑的世界造反月考在鹿鼎的世界刺王杀驾期中考试在碧血剑的世界,拯救崇祯帝,再立明朝总之,本书就是一本披着高校皮的无限流小说,初期以武侠为主,历史为辅。...
...
漠北曾经的天才惨遭抽筋练血,血脉被夺,受尽凌辱。幸得二次觉醒上古神兽苍龙血脉,自此涅槃重生,王者归来,一路高歌猛进,踩天骄,闯禁地,镇压世间一切敌。...
异世界的勇者小队似乎被团灭了。剩下的幸存者通过传送门,逃到了现代人类的地界。在政府的安排下,划出了一块特区,让他们逐步适应现代社会,过着朝九晚五的生活。而初来乍到的牛头人,精灵,兽人等,和人类的生活习惯,社会认知,道德标准,生理构造,又不完全相同。人类的法律,对他们而言,是不是适用?不同的种族间,又会有哪些摩擦。主角是一个人类,一个没有任何能力的人类,有的只是知识。她是政府派去特区,帮助那些异界人的援助律师。故事,就从一个蛋开始了展开收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