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九文学

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贞丰布依族铜鼓十二则(第1页)

布依族逢节庆和红白喜事或其它大型活动时,由寨老组织,用两面古老的铜鼓悬挂于木架或堂屋中央,用竹片敲击铜鼓,演奏十二则称为布依族铜鼓十二则。

贞丰县布依族铜鼓十二则主要分布在龙场镇对门山村。

据有关专家、学者多年来研究、考证,布依族是当今黔省使用“灵山型”

铜鼓最普遍的一种少数民族。

明清以来,黔省方志中记述“仲家”

(今布依族)使用的铜鼓比比皆是。

“仲家”

在明清时期,喜欢在铜鼓上刻字,托明(孔明)所造,籍以抬高身价。

贞丰县龙场对门山保存的雌雄铜鼓,雌铜鼓高35.5厘米,面径55厘米,足径57厘米,重23公斤,是粤式铜鼓中最小的。

鼓身为三段式,胸、腰、足界线分明。

鼓面双弦分晕、共四晕,晕间无纹。

鼓心光体十二芒,鼓面最外圈有四组蛙足痕。

鼓面伸于胸外、无垂帘。

鼓身亦为双弦分段,足部有四种双弦纹耳为细辫扁耳。

从鼓体的大小及纹饰已消退的情况来看,这面鼓可能产生于唐代。

雄铜鼓通高27厘米,面径47厘米,足径49厘米,重16公斤,鼓身为三段式,胸、足、腰界线分明,鼓面双弦分晕,共四晕,晕间有纹并有象形图案。

鼓面为宫、商、角三音,鼓圈为徵、羽两音,组成了民族五音调,调子有快板、慢快板,快板击而高亢,慢板悠扬如歌,其音色纯美,音质雄浑、厚重。

布依族至今还流传保留了节日、丧葬使用铜鼓这一传统习俗。

敲击铜鼓真是“铜鼓之声,怒而击则武,忧而击则悲,喜而击则乐。

其意变,其声则变之”

铜鼓十二则内容有两种说法:“第一,古代打仗时进攻、收兵的信号;第二,农业生产十二个月中季节变化的记载”

铜鼓是演奏“十二则”

的主奏乐器,也有与皮鼓或锣、镲等乐器配合,而贞丰布依族是采用单鼓击鼓法,即一人击打一面铜鼓。

这是民间较普遍和常用的一种击鼓法,演奏技术水平较高,要求击鼓者心、口、手合一,动作协调连贯、节奏清晰流畅。

击鼓前,先将铜鼓用绳索系其“耳”

上,然后悬挂在大树上或堂屋中央或用三根木棍支撑而悬吊,一人右手持软槌,左手持竹条,侧站立或侧坐敲击其鼓面、鼓侧和鼓腰。

目前,贞丰县余氏家族祖传鼓谱已经失传,1988年8月黔省师范大学音乐系蒋英同志只身来到对门山村,完整地收录了余氏家族余雁祥老人演奏的“十二则”

,通过录音整理、记谱,并创立了一种记录铜鼓鼓谱的谱式,才确保了家族的文化遗产没有流失和消亡。

在布依族举行的丧葬仪式过程中,除了使用铜鼓外,《摩经》是必不可少的文本。

《摩经》是布依族口头代代相传的长篇叙事诗,总体上可分为两大类:一是用于丧葬超度仪式的经典,称《殡亡经》;二是用于祈福、消灾、驱邪等宗教仪式,称《解邦经》。

本周收藏榜
热门小说推荐
重生之逆天毒妃

重生之逆天毒妃

简介上辈子,她为了所谓的爱情,结果却落得一个满门抄斩,夫弃子亡的下场。这辈子,云溪发誓,一定要那个男人和她所谓的好闺蜜付出应有的代价。只是这位大昭国的摄政王又是怎么一回事?她都还没有要他负责,他干嘛这么主动贴上来啊?云溪抽抽嘴角我才不要当王妃!某人冷哼一声有了我的娃还想跑不成...

圣神大道

圣神大道

一座融合了众圣众神大道精华的石台,一个被消磨了今生记忆却带着前世印记的灵魂,在一方强者为尊的世界中重生,且看他在懵懂之间重掌大道,再登巅峰!...

嘘,鬼夫大人,晚上见!

嘘,鬼夫大人,晚上见!

再一次出任务时,遭遇僵尸袭击,中途被自称是女主前世丈夫的道士所救,从此她的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我的郁金香

我的郁金香

我在白眼中咬牙重生,在红尘中辗转流离了二十几年,现在,我想把过去的事情记录下来ltfontcolorquotCD2626quotgt看书的朋友可以用QQ或者微博一键登录,收藏一下,收藏很重要,也方便下次阅读,更新时间晚上八点左右。ltfon...

猎人的王座

猎人的王座

怪兽,秘兽,财宝,秘宝,魔境,密境…这是一个汇聚了一切未知的世界。无尽的未知,无尽的冒险。在无数猎人追逐的如今,艾想带着异变的美食细胞来到了这个世界,开启了崭新的冒险篇章。什么,你说我实力太差?我吃这个武技太难?吃能力太少?还是吃嗝…让我想想我还缺什么…等一下,我好像还缺一个世界...

每日热搜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