涉及实体商品制造的企业都在一瞬间兴奋起来。
对这些制造商来说,没有什么比发现一个新销售渠道更让他们兴奋的事情了,所以这些企业几乎都在连夜召开紧急会议,而且,他们在自己的紧急会议上已经不会再去讨论是否和淘宝合作了,因为这个答案很明确:必须尽快与淘宝网建立合作关系,真正让他们连夜讨论的方向是:一旦接入了淘宝,该如何加强与淘宝的合作、如何提升自身企业在淘宝网的销量与影响力。
不过,同样的数据在李牧眼里看起来,却这些数据本身并不让他感兴趣,他感兴趣的,是这些数据背后所蕴含的平台及用户特征,因为李牧知道,没有做假的数据绝对不会说谎。
凌晨时分,李牧在高级会所的房间内,独自守着电脑,开始用Excel分析淘宝暑期品牌日的数据。
第一:
一天的时间内,有大约超过800万个账号在淘宝上购买了商品,一共下了1400万个订单,总成交商品数量在为1700万件,其中包含两百万台Mango-ME,它们在不到三个小时的时间里被抢购一空。
虽然平均每个账号下了1.75个订单,但大部分下多个订单的用户,订单收货人都不相同。
这个数据代表有很大一部分消费者是通过其他用户的账号代为下单购买,这些人可能是懒得自己下单,也可能是没有电脑或者不方便,也可能是没有淘宝或者支付宝账户,通过这个数据可以得出一个结论:淘宝网和支付宝需要继续普及并且降低门槛,以便让更多有网购意向和可能的潜在用户转化成直接用户。
第二:
1700万件商品,创造了26.83亿元的总销售额,单件商品均价达到惊人的同样,26.83亿总销售额,相对应1400万的订单数,客单均价达到了更高的平台的单品均价157.8、客单均价191.6,以2002年的消费水平来看,这个数据似乎非常显眼,但是李牧心里清楚,客单价高是好事,但是单品均价和客单均价双高,这可就不是什么好事了,它意味着平台的产品结构存在很大问题,或者代表着用户的购买习惯存在着很大的问题。
成交物品的单品均价高达157.8,这意味着大家购买最多的就是这些单品价格较高的商品,而这种商品大都是价格相对高昂的电子、家电类产品,与之相反,平台上那些单品价格较低的日常生活百货却无人问津,这证明目前淘宝网用户的网购习惯还没有真正的贴近生活,淘宝还需要在如何让网购更接近生活的问题上投入更多精力。
第三:
除了单品均价高之外,1400万个订单,只成交了1700万件商品,这个数据意味着每个订单内的平均商品数量只有1.21件。
这个数值在李牧看来也有些低,因为它很能反映出眼下网购用户的消费习惯,那就是以理性的精准购物为主。
绝大部分用户都只买了一件商品,这证明他们眼下网购还是非常理智的,只选取自己最需要的商品,只买对的,不多买,也不乱买,而不是像逛街一样,抱着买一件的目的上街,最后回家往往是一大堆。
“单均商品数量少”和“单品均价高”是交相呼应的,都意味着网购用户的消费潜力还需要继续深挖,淘宝网日后要为他们推送更多种类的商品,并且想办法带来更多的成交量,同时还要想办法提升网站的用户体验,让用户能够浏览更多的页面,浏览的越多,购买的数量也就越多。
如果这一块工作能够做好,那么同样的1400万个订单,单均商品数量若是能够达到3件,成交的商品量就可以达到4200万,这个系数的改变,对整个网站的促进是非常大的,所以这也是下一步工作的重中之重。
在李牧看来,眼下能让用户在网上买手机电脑不是什么本事,因为有“品牌旗舰店”+“支付宝担保”+“价格优势”这三大利器,即便电子产品客单价很高,但用户依旧会愿意买单,可这种商品的购买需求,每个用户每年平均能有几次?一只手恐怕就算过来了。
现在对李牧来说,最重要的是要让用户提高网购的频次、扩大他们网购的商品范围、深化他们的网购习惯。
也就是说,除了让用户在网上买手机、电脑、MP3之外,还要让用户能够在网上解决日常生活中的各种其他购买需求,例如:在网上买服装鞋帽、在网上买柴米油盐,如果连擦屁股用的卫生纸都能在网上购买,那这样的用户就真成了深度网购用户了。
上一世淘宝之所以能够成功,就是因为在数年的时间内,不但极大的丰富了淘宝网的商品种类,更借这种丰富无比的商品库,培养出了大量的深度网购用户。
现在想想,网络上那些“万能的淘宝”以及“剁手党”的段子为什么会风靡?不就是因为淘宝在这几个方面的工作做得极其扎实吗?
(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