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会试榜

首页书架加入书签返回目录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越梅臣并非第一次被急召入宫,然而此次不同以往,召他觐见的不是宿抚,而是囚居兴都宫中的应承安。

    禁卫领了郑鸣的暗示,在路上就将自己知道的事情一五一十地告诉了他,越梅臣听到郑鸣叫御医近前,又传召阁臣,宿抚将国事托付应承安后昏迷不醒,眉头不由得越皱越紧,待看到一同被传召的禁军统领殷桓,更是警惕。

    两人都得的是急召,自然步履匆匆,不过片刻就赶到了书房外,并未等待就被唤入内。

    越梅臣一眼没看到原本应当守在宿抚身边的郑鸣,不免浑身戒备。

    应承安倒是坦荡,也不计较越梅臣这点如临大敌,而是抬手免了两人的礼,先叫他去看宿抚的状况。

    越梅臣迟疑一下,并没有抗拒亡国君这点示好,略显匆忙地进了隔间,看到郑鸣立在床边时才稍稍松了口气,低声问道:“究竟怎么回事?”

    应承安微微偏头,看他面上尽显关切,轻嗤了一声,举步走下阶陛,站在第三阶台阶上居高临下地审视殷桓。

    郑鸣不放心应承安与朝臣单独待在一起,简要地解释了两句情形,从隔间中走出,越过书架在一旁看着他。

    不知是否是错觉,他总觉得应承安看殷桓时神色中带着隐约的怒气。

    而殷桓低着头,不敢与他对视,大约也不知道应当说些什么。

    两人对峙了片刻,应承安冷笑道:“殷统领当真瞒得我好苦。”

    兰臣违命回转京城时,应承安已经被囚禁在了兴都宫。

    当时宿抚身中补骨脂,兴都宫中戒备森严,虽然伯劳官尚有人在宫中,但兰臣不想牵连属下,便没有冒险入宫见应承安,又担心余人知他抗命,会强行送他离京,便转去了殷桓府上。

    殷桓与他互不同属,念着同僚情谊劝了几句,见兰臣坚持,也就不好再提。

    应承安等了数日没听闻消息,便知道是兰臣有意避着自己,他谁都不联系,落脚点只能在殷桓府上。

    殷桓垂头屏息,一副面对旧主心虚气短的模样,被应承安训了几句才低声反驳说:“非战之罪。”

    兰臣此时留在京中,少则被应承安责骂一顿,多则丢了性命,但他固执不肯离去,想来是应承安的谋划缺了他有难为之处。

    眼下还不是让兰臣入宫的时候,因此禁军统领顿了顿,又道:“顺时而为。”

    这八个字虽短,但话意中却没留什么情面,恐怕只有应承安才能听懂隐语。

    郑鸣一头雾水地看着应承安讥诮地笑了一声,一拂衣袖转身回到阶陛上,显然怒气未消,而殷桓低眉顺目地退到远离阶陛处,感觉这两人的言谈略有些奇怪,却找不到原因。

    越梅臣又向御医询问了宿抚的情况,面含忧色地走出隔间,在书桌旁站定,向应承安讨要宿抚昏睡前写的手谕。

    应承安面前堆了数十本已经翻阅过的奏折,他正伸手取下一本,闻言漫不经心地把用了玺的诏书推给他看,随口问道:“子和能托付性命的心腹大将中,有几人还在京城?”

    宿抚如今登基称帝,北疆却也不能无兵守土,因此又豪爽地封赏旧人,调兵遣将回转威靖关。

    他调遣的多是边城中人,此番算作衣锦还乡,皆大欢喜,只是掌兵的将领不好挑选。

    宿抚谋逆用的是北疆的兵,自然要防备有人效仿他,本是选取几人互为掣肘为宜,然而这一番内乱后又恐胡络丝对北疆虎视眈眈,借机生事,纵兵劫掠,执掌威靖关之人又要擅征战,因此余下的选择不多,未必还能留下心腹大将在京中。

    所幸宿抚在军中的威望一时无二,无论派遣何人去,数年之内未必敢生出反心。

    这算得上极机密之事,越梅臣迟疑了一下,没有立即回答。

    应承安耐心道:“子和虽信任越副使,但雁探司名义上隐于朝廷外,诸多事宜,越副使出面,名不正言不顺。我也不求尽知其人,只是文臣武将,总需有一人能调和各方。”

    手谕上字迹虽凌乱虚浮,间架却与宿抚平日手书别无二致,越梅臣花了片刻审视手谕,将它放回桌上,这才吝啬地点了一人姓名:“卫将军周斌。”

    应承安拉开抽屉把手谕收了起来,动作颇有些随性,好似并不重视这道赋了他大权的诏书。

    他忖度片刻,缓缓道:“周斌为太平卫主将,需守京郊,震慑异心,不便入宫。”

    应承安显然没少在宿抚的将军们身上花心思,他与郑鸣素未谋面,仍能一言道破他的身份,可见一斑。

    越梅臣默然良久,低声道:“龙骧将军贺城,奉命镇守渝津,祭祀社稷时入京述职,尚未返回。”

    宿抚在威靖关时,...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目录下一页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