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两逢源

首页书架加入书签返回目录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相比蔺自明所谋之事,应承安的要求完全称得上是在情理之中,唯一令诸略意外的是他提出的这两个姓氏。

    师氏承传之久不下于沅川五姓,其以善相人、长于因材施教而闻名,桃李满天下,名望最盛时士庶皆知,远非盘踞一方的世家能比,只是这一氏散布各处,各自为政,难以同心戮力,才不似沅川五姓那般世代为豪族。

    也因此师氏中人多闲云野鹤,并非不愿入朝为官,手握大权,而是生存之道。

    天下田地是有数的,高官厚禄也就那么几个位置,师氏一开始就另辟蹊径,不参与争夺,还能凭其“天下师”的声名处处受人礼遇尊敬。

    时人重诺守义,有师徒之情在前,便是生死悠关之事,也偶有义士举力而为,而一旦师氏参与进名利中,便是要虎口夺食,与人结仇。

    几番交锋争斗下来,积攒了数百年的与人为善之名必然消耗殆尽,这是得不偿失之举。

    诸略一时判断不出应承安是信口而言,还是早已与师氏得了共识,只确认道:“师、越二氏?”

    越氏算不上氏族,虽然也世代读书,但直至越太傅这一辈才算在朝堂上立住了足,可惜的是好景不长,还未等子孙成器,便落了个家破人亡的下场,如今朝上姓越且闻名者不过越梅臣一人,但此人对宿抚忠心耿耿,不可能为应承安所用。

    除非应承安与宿抚做了交易。

    但假若他的猜测属实,宿抚手中也有大把声名清正的世家子可供选择,为何要选一个替皇帝执掌刀剑,手上沾着血的暗探?

    诸略不得其解,稍微顿了一下,抬起头望向应承安的背影,又问道:“越?”

    应承安摩挲着手中的青铜面具。

    这张面具是从死去的雁探的包裹中翻出来的,因此还干干净净,未沾染一丝血痕,被他拿在手里把玩了一阵,沾染上了些许温度,握在手中既轻且薄,颇似一张人皮。

    应承安知道他是在胡思乱想。

    他心中有郁结,不免受其影响,举手投足、待人接物都藏着股阴沉劲,有时所思所想也不免偏激,只是他忍耐惯了,不至于轻易被人察觉。

    但今夜许是见了血,又或许是不需在诸略面前装腔作势,应承安冷笑了一声,反问道:“这重要吗?”

    诸略怔了一下,垂首道:“陛下恕罪臣逾越。”

    他自然看得出应承安这顿突如其来的脾气发得毫无理由,然而不明所以,只好先服了软,再旁敲侧击道:“户、印两氏盘踞沅川,为官、牧农、经商者众多,名望传颂,若取而代之,恐怕要细细谋划。”

    应承安并未拉拢住整个师氏,对他忠心耿耿的无非太后那一支,虽然称得上能人辈出,但要与一整个世家较量却远远不足,越氏更是只有兰臣一人,还不肯恢复姓名。

    他倒是不介意在诸略面前露怯,只是现在说出显得大言不惭,徒惹人耻笑,不如不谈。

    应承安漫不经心地应了一声,转而道:“人少些,也免得太过贪婪,妄图脱离朕掌控。”

    诸略听懂应承安收拢了这两氏中的一个旁支,因此虽然还有些疑惑,却不好再问,就应下会转告替蔺自明。

    蔺自明想要应承黎脱离宿抚掌控,秘密前往沅川,也想夺宿抚赈济之美名,至于宿抚谋算户氏,意图分裂沅川五姓,在他眼中反而是成了不值一提之事,只说正可借机而为。

    应承安与世家在朝政上圜转了数年,知道这些人遇事时会如何作想,何况他刚为补骨脂一事细细研究过蔺自明,更是早预料到蔺自明离京后会有怎样一番作为。

    他放下手中面具,转过身来,应了蔺自明的提议,才含笑问诸略:“诸卿欲为他奔波到何时?”

    诸略见了他的面容,辨识出他面上憔悴,当即推金山、倒玉柱似的屈膝一跪,叩首说:“罪臣请为陛下效死。”

    应承安起身来搀他。

    亡国君脸上已经换了一副神情,显得和缓而温情脉脉,也柔声说:“得诸卿助力,朕谋国易也,不必称罪。”

    这一对君臣尽释前嫌一般握着手交谈数句,诸略正感激涕零,守在门外的邵光誉推门进来道:“徐荆马上过来了,请诸侍郎稍回避。”

    诸略与徐荆有那么一面之缘,可惜不欢而散,没结下什么情谊,闻言赶忙避退到门外,犹豫了一下,低声询问邵光誉两句,趁着夜色翻出户宅,替应承安给蔺自明去传话。

    徐荆与出门去寻雁探打听消息的王壮实一前一后地进了应承安暂居的院子。

    两人一踏进院落就闻到了血腥气,王壮实回手拔刀,顺手一推徐荆,把他丢到了不碍事又安全的墙角,谨慎地持刀向前。>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目录下一页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