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二章 承安殿

首页书架加入书签返回目录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应承安有一手颇有令名的小楷,勾画庄正端丽,只是大约是性格使然,稍缺些飞扬之气,不免显得略微刻板,但用来题兴都宫正殿之名,那点笔画间的和缓反而合了宿抚太平盛世的野心。

    若是寻常题字,应承安也就恭敬应了,可偏偏宿抚叫他题“承安”二字,要将他名姓置于巍峨宫殿上,而他亡国失地,不自刭明志,反而不知廉耻地委身侍奉新君,能为德行具不配,应承安左思右想,不知宿抚又是何意,仍用一副低眉顺目的温驯模样婉拒了他。

    “臣乃大不敬之人,不敢留字宝殿上,”应承安俯身叩首,“请陛下另择贤能。”

    他昨夜俯跪受挞时宿抚手中的马鞭多落在腰背之间,痕迹纵横凌乱,深浅不一,至今仍在红肿发烫,肩头与手臂上只是被鞭梢带出的浅痕,看着触目惊心,相比之下却不算什么,适才被宿抚压在御案上,勉强结了痂的鞭伤又开裂流血,在衣上晕出数道血痕,一俯身便全显露在了宿抚眼前。

    应承安如若未觉,言辞谦恭地劝道:“臣失德无能,行径鄙陋,然姓名父母所赐,不敢易之,故而以‘承安’名兴都宫正殿,亦请陛下三思。”

    宿抚是见过应承安做太子时的踌躇满志的。

    他那时值守禁军,常常夜宿东宫,应承安偶尔得了闲,会提着酒寻他对弈,总难免谈起山川胜景。

    太子殿下少时师从鸿儒名士,长成后又有大将尽心尽力地口授心传,军政内务无不通晓,宿抚与他执子对弈,棋逢对手,酒至酣畅,也不乏自觉君臣相得,愿为应承安效死之时。然而如今两人境遇天翻地覆,宿抚大权在握,应承安沦为阶下囚,仰人鼻息,苟且偷生,再也看不到分毫当年指点江山时的意气风发。

    宿抚自问愿山河长宁的志向未曾更改,只是见了应承安如今模样,未免生出怅然,又无端恼怒不已。

    他讥诮道:“早知承安如此好卑躬屈膝,朕早年就该以下犯上,尝尝太子殿下是何等美妙滋味。”

    宿抚话一出口就隐约觉得自己这心思似乎有不对之处,却又说不出来到底是何处不合常理,然而应承安并未听出来,他只是忍不住为宿抚的羞辱僵了一会儿,然后选择了充耳不闻。

    应承安被清君侧的朝臣推上皇位一年有余后方有机会接触朝政,叛逆知他有人君之才,处处谨慎戒备,身边侍候之人不过一月便要更换,不留任何让他收买人心的机会,因此直至宿抚兵临城下,应承安才刚刚能在朝堂中露面,费了一番功夫把禁军统领换成自己的心腹。

    奈何宿抚带着骄兵悍将直入京城,应承安只来得及嘱咐殷桓与他虚与委蛇,莫要意气用事,甚至不及将亲故送出宫城,就被剥下帝王衣冠沦为宿抚的阶下囚,只剩下一肚子不合时宜的抱负和愤恨。

    他自然也是心高气傲之人,因此初见宿抚时尚不肯跪拜,只坐在龙椅上抽了长剑横在颈侧,准备一死殉国免受羞辱,然而迟疑片刻,想问一句宿抚为何如此待他,就见宿抚裹着一身血气把他的母亲与胞妹拖上殿前,迫他俯首称臣。

    史页上殷鉴犹在,他不敢赌宿抚是否会善待帝姬,只好束手就擒,屈膝下拜。

    其后宿抚有意折他傲骨,应承安动辄得咎,吃尽了苦楚,再怎么心志坚定也不免对宿抚生出畏惧之心,那一肚抱负无处可去,于是干脆自承无能,不曾想宿抚仍是不满意。

    他默然片刻,几乎忍不住问宿抚:为何还不赐我一死?

    然而话到嘴边,又被咽了下去,应承安只是谨慎地筹措了言辞:“臣愚鲁不堪,不能察言观色,许是误解圣意,斗胆请陛下明示。”

    他支起身微仰着头望向宿抚,问道:“陛下究竟是欲令臣效命殿上,抚慰黎庶,还是囚居深宫,为陛下禁脔,或是效仿景帝,两者皆有之?”

    没人爱伏低做小,仰人鼻息地过活,何况应承安生来锦衣玉食,养出了一身硬骨。

    他抬着头同宿抚对视片刻,不知想到了什么,镇定地笑了一下。

    宿抚登基后改称陈朝,取其本意“生五谷之田”,改年号为昭宁,新旨与应承安的禅让诏书一道昭告天下,与之一起颁行的还有应承安与东宫属臣们一道谋划却未能成行的摊丁入亩,令法出自应承安手笔,几乎一字未易,只是施令的人换成了宿抚,百姓的千恩万谢便与他再无关系了。

    应承安思绪在过去谋划的那些政事上打了个转,又立刻强迫自己把它们抛在脑后,重新不动声色地垂下眼睫,好像刚才对视那片刻露出的一点峥嵘之态只是新君的错觉。
<...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目录下一页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