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第351章 众说纷纭酒与桑

首页书架加入书签返回目录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nbsp; 二是温度适宜。河西走廊日照时间长,昼夜温差大,比之西域和宁夏也有得天独厚的优势。

    三是河西走廊的气候非常干燥,葡萄不生病。同时也为采摘后轧汁提供了保障。

    四是张掖的戈壁荒漠区很多,土壤疏松,空隙大,有利于葡萄扎根生长,也为发展葡萄产业提供了充足的土地资源。”

    永嘉先生笑道:“这么说来,平日里那些荒废不用的荒漠地到成了宝地了?而且张掖这种干燥的气候也成了好事?”

    马腾道:“正是。

    所谓一方水土养一方人,葡萄适合在这样的环境里成长,由此结出的葡萄成色特别好,产出的葡萄酒口感特别宜人。

    我们张掖有多少荒漠地?又能种植多少葡萄?想一想都令人振奋!”

    刘天保问:“既然我们这里这么适合种植葡萄,那产量为什么这么少呢?老百姓不会扩大面积大量种植吗?”

    马腾说:“天保兄问到点子上了。这里面有两个原因:

    一是老百姓对种植葡萄认可不够。

    这里面又有两个方面的问题,一个是种植葡萄周期比较长,三年后方能收获,而种地当年就有收成;

    再一个是农牧民放牧种粮都是轻车熟路行家里手,而种植葡萄对他们来说是一个新鲜事,从来没干过,更别说是酿造葡萄酒了。

    农牧民只看眼前巴掌大的地方,你要让他们种植葡萄,没有十分的利益,他们是不做的。

    二是官府不认可。

    官府不认可,主要的原因是害怕影响赋税。

    农牧民放牧种粮,官府很省心,到秋上一收就完事了。

    而种葡萄酿酒呢?在没有收入之前,应该收的赋税怎么办?这都是问题。

    虽说酿酒收入很高,其间的利益这些当官的也都知道,但关键还是一个周期问题,时间太长了。

    而这些当官的在一个地方只不过是干个三年五年,哪有那么好的耐心?

    因此从官府这个角度,他们也不支持农牧民干这个。”

    刘天保说:“既然老百姓不积极,官府又不认可,那我们从何下手?”

    马腾说:“官府好办,到时在考核内容中加上这一项,就可以解决了。

    老百姓那里需要多做些宣传,让他们知道这是一项富民的好产业。

    如果有帐算,他们不用官府催,就会主动积极地去做。

    听谢横说,武威一个种植葡萄的百姓自己算了一笔帐:

    按亩均纯收入算,小麦350钱,油菜619钱,杂粮885钱,而酿造葡萄为2150钱,增收效果非常明显;

    而且种植葡萄省水省肥好操作,被当地农民看作是聚富宝。”

    刘天保说:“以我对农民的理解,耳听为虚,眼见为实。

    别人说的天花乱坠,见不到实实在在的利益,他们是不为所动的。

    刚才你说种植葡萄周期很长,据我所知,要出产品质超群的葡萄酒,周期更长。

    那么怎样才能打消他们的顾虑,让他们积极主动地参与呢?”
上一页目录下一章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