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一百一十六章 九鼎?!

首页书架加入书签返回目录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荣,这究竟是为什么呢?

    “这就是我拓印下来的碑图。”黄脸男恭敬地展开拓写纸,递给了张伟。

    张伟接过一看,发现拓印下来的图片上,是一只他并不认识的野兽图样,也许是某种神兽,在这“神兽”下面,是竖着的十几列文字,但是张伟读不懂,也不认识,这些应该是早期的汉字,但结构很复杂,怪不得这个黄脸男要说那古墓是战国时期的,“书同文、车同轨”是秦始皇时期才做的,在那之前,天下诸侯国使用的文字都各有不同,现代汉字也是从秦朝统一文字后发展而来的。

    “呃……”张伟正扫兴呢,突然发现一个个金色的字体开始漂浮在纸张表面——和人与动物头顶上悬浮的“字迹”一样,在他的目光下,这满纸的古文,居然被他眼睛的异能自动翻译了过来!

    “卧槽!”张伟没忍住脱口而出,异能融合度已经12%了,难道这也是融合度提升后的福利?

    “鸟虫篆字体,春秋中后期至战国时代盛行于吴、越、楚、蔡、徐、宋等南方诸国的一种特殊文字。”这是“译文”注释在最前面的话。

    译文是现代白话文,虽然没有古文那样高大上,但好在张伟这个学渣也能够一眼就看得懂。

    译文的大意是这样的:

    这是战国早期越王朱勾的衣冠冢,朱勾是春秋时代越王勾践的曾孙,因他弑父篡位而得国,为世人诟病。

    为了证明自己乃是天命越王,就让人在他死后,在王爷山这个地方给他建立一座衣冠冢。

    当然了,古代这里不叫“王爷山”,而叫做“九鼎山”!

    为什么叫“九鼎山”呢?

    因为上古年间,大禹王将华夏分为九州,铸【九鼎】以定天下,每一只鼎对应一州,当年的越国地处九州中的“扬州”地界,古代的“扬州”可不是一个城市,而是拥有数省之地的大州,而皖南省中的一部分两千多年前就在越国治下,张伟老家的这个村子就在古代越国的国土上。

    而王爷山更是不得了,在它下方深深的地底下,埋着的可就是当年“定鼎天下”的九鼎之一——扬州鼎!

    世人都以为九鼎在周显王的时候,沉没到泗水河下面了,因为太史公的《史记》就是这么记载的。

    没人知道,当年沉没的并不是【九鼎】,而是东周天子祭祀用的缩小版,真正的九鼎,被分别埋在九州地脉之所,每一个埋九鼎的地方,都要用土石堆一座小山,每一座山,都叫“九鼎山”。

    所以天下一共有九座九鼎山。

    几千年了,沧海桑田,物是人非,九鼎山也都不叫九鼎山了,夏商周也早已湮没在历史的洪流中,关于九鼎的传说还在,可它们的确切位置,已经没人知道了。

    因为战国时期的诸侯王,都有一个公认的潜规则——即便知道九鼎山的历史和位置,也绝对不会和平民讲。

    你在哪一个州显贵,只要你有本事,你就可以把自己的墓葬放到九鼎山附近,因为九鼎乃是天下之鼎足,还有什么地方敢和这里比风水?

    周朝灭亡后,这里的秘密越来越少人知道了,像这位越王朱勾肯定是知情的,再往后的朝代,很可能就是盲从了——王爷山越往下墓葬主人地位最高,比如这位越国的诸侯王,越往上地位越低,比如明朝的时候居然有个富商也葬过来了。

    所以说,如果之后朝代的皇帝们都知道这里是九鼎所在,就算不敢把鼎挖出来,也绝对不会允许有什么将军或者官员把墓埋在这里。

    因为九鼎对华夏文明来说,有着非比寻常的意义,不管是哪朝哪代,都是如此。

    “我勒个去啊,我家后山居然埋了一尊九鼎啊!”张伟感叹道,“莫名觉得碉堡了有木有?”
上一页目录下一章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