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五十三回 决胜负双双毙命

首页书架加入书签返回目录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     盲目道人道:“哼!这几十年来,兄弟也没有闲着啊!”

    蜂王杨孤道:“看来咱们今日这一战,又是难以分出高下了!”

    盲目道人微微一笑,道:“大概是两败俱伤之局……”

    余音朱绝,杨孤突然一抖手中钢环,扫了过去。

    那盲目老人心什甚深,似是早已料到蜂王杨孤会突然施袭,说话之中,仍是暗中戒备,杨孤钢环一动,他已惊觉,一吸小腹,陡然后退了三步,木杖疾向环上扫去。

    蜂王杨孤好不容易抢得一着先机,那如何肯甘心再让那盲目道人扳回,手腕一沉,钢环脱手飞出,击向那盲目道人丹田穴。

    那盲目道人万没料到蜂王杨孤竟然会把兵刃当作暗器,打了出去,只觉小腹丹田要穴一疼,身不由己的向后退了两步。

    蜂王杨孤一侧身子,借机向前冲去,斜里一掌拍了出去。

    那盲目道人“丹田”要穴被伤,神志已经有些不清了,那里还能躲避开蜂王杨孤这迅快的一击,只听砰然一声,掌势正击在肩头之上。

    方兆南暗暗急到:“糟糕!他武功再强,也难挡得那蜂王杨孤这一环一拳……”

    果然,那盲目道人身子摇了两摇,一跤摔倒地上。

    但闻蜂王杨孤纵声大笑,道:“哈哈!瞎老道,你昔日威风何在?我杨某人心头积存数十年的怨恨,今日总算得到了补偿。今生之耻已雪,虽死何憾!”

    方兆南高声喝道:“住手!暗施鬼谋算计一个双目尽盲之人,算得了什么英雄人物!”

    蜂王杨孤已经转过身来,准备取过木笼,放出巨蜂,活活把那盲目老人螫死,听方兆南一声喝叫,陡然停下了脚步,回头喝道:“好小子,你骂那个?”

    方兆南冷冷说道:“你暗算一个双目尽盲之人,岂是大丈夫的行径?”

    蜂王杨孤冷冷说道:“老夫和他仇深如海,那里还顾得什么暗算不暗算?哼!识时务的少管闲事,或可留下命在,再要多口

    忽见方兆南脸色大变。

    原来那盲目道人借蜂王杨孤和方兆南谈话之机,悄然爬起,拼耗最后一口真气,摸过木杖,潜运内力,无声无息的扫出一杖。

    木杖击中蜂王杨孤之后,木杖上的力道才陡然发了出来。

    蜂王杨孤惊觉之时,木杖已然击在胯上,砰然轻震声中,胯骨应声而断,整个的身躯也被那木杖蓄蕴内力,弹震的飞了起来,摔倒在七八尺外。

    那盲目道人一杖击中蜂王杨孤,纵声大笑,道:“杨老儿,瞎道爷一生中从不吃亏,你把兵刃作暗器,脱手飞出,打了我一环,我还一杖,咱们彼此间,谁也不……”

    语声陡然中断,身子摇了两摇,木杖脱手落地,一跤坐在地上。

    方兆南眼看两个武林中绝代高手,力拼数百招后,仍是半斤八两,只道这场杀劫可以免去,却不料两人却都伤在彼此的暗算之中。

    只见蜂玉杨孤,拼尽了余力,挣动着向那木笼爬去,显然他要藉仗那巨蜂之力,来对付那身受重创的盲目道人。

    方兆南忽觉一股悲痛之气,由心底直泛上来,不自禁滴下来两点热泪,暗暗叹道:“瓦罐不离井口破,将军难免阵上亡,这两句通俗之言,不知用了多少人生死的堆积,体验出来!”

    他缓缓捡起身侧竹杖,架在两肋之间,跃出室外,飞落到蜂王杨孤的身前,低声问道:

    “老前辈伤得很重吗?”

    杨孤只道他有意加害,停了挣扎爬动之势,冷冷说道:“你可是想伤害老夫吗?”

    他内腑之中,已被那盲目道人一杖震伤,全凭数十年精修内力,保留一口真气,支持着他开那木笼,放出毒蜂的愿望。

    眼下见方兆南飞跃而来,心知愿望难偿,提聚的一口真气,登时散去,张嘴喷出了两口鲜血来。

    方兆南轻轻一叹,缓缓坐了下去,说道:“老前辈不要误会,在下并无加害之心,唉!

    两位都已是年登古稀之人,身历了半生恩怨,这等年纪了为什么还看不开呢?”

    蜂王杨孤轻轻的咳了一声,又吐出两口鲜血,说道:“可惜你说得太晚了!”

    方兆南看他吐出的鲜血之中带着一块块的内脏,暗里叹息二声道:“他内脏已被震碎,看来是难以再活了……”

    忖思之间,突听那盲目道人说道:“杨老儿,你报了仇啦!我内腑被你震裂,丹田要穴亦受重伤,决难再活过一个时辰了!”

    蜂王杨孤重重的喘息几声,说道:“你那一杖震得我心脏碎裂,只怕我连一个时辰也活不过啦!”

    方兆南长长叹息一声。道:“两位老前辈现在后悔了吗?”

    蜂王杨孤一双失去神采的双目,突然暴射出动人的神光,冷冷说道:“老夫生平从来没有做过后悔之事!”

    那盲目道人突然站了起来,摇摇摆摆的走了过去,相距蜂王杨孤还有四五尺远时,一跤摔在地上,接道:“我却后悔,唉!我已经不能活了,还要打你一杖,落得这等两败俱伤的惨局。”

    蜂王杨孤道:“可是你终于忍不住又出手了!”

    蜂王杨孤重重喘息一声,又吐了一大口鲜血,接道:“瞎老道,你还有什么要说,快些说吧!我已经快要不能听了!”

    只听那盲目道人道:“我不能再说什么话给你听了,我要留些力气,把我一点武功,传给那姓方的少年。”

    蜂王杨孤道:“对!咱们人死了,总该留一点武功在人间才对,不过,让我先来吧!我伤势较重,自然是要比你死得早了。”

    那盲目道人道:“好吧!”

    暗中提聚了一口真气,控制着最后一点元气,不让它散去。

    蜂王杨孤抬起头来,望了方兆南一眼,道:“孩子,快过来!”

    方兆南双手用力一撑,飞跃过去,说道:“老前辈有什么吩咐?”

    蜂王杨孤道:“现在,我已是将要断气之人,不一定在那一句话中,就要死去,因此,你不能说话,你要仔细的听我的话,你多听一句,老夫的武功就可能在世上多流传一招。”

    方兆南看他吐了一地鲜血,那里还忍拂他之意,急急说道:“晚辈洗耳恭听。”

    蜂王杨孤道:“我首先传你使唤这巨蜂之法,并把这世上绝无仅有的一笼巨蜂送你。”

    方兆南道:“这个,晚辈如何敢……”

    蜂王杨孤道:“你不许打岔……”

    接着传授御蜂之术,取蜜之法,以及养蜂之窍,单攻。群攻,保命护身的口诀、方法。

    他已是面临死亡之人,随时有气绝的可能,方兆南不愿再让他临死之前,多点遗憾,尽可能的记下相传的口诀。

    蜂王杨孤说完那御蜂的秘诀之后,还未来得及传授他的武功,突觉眼前一黑,一腔热血,尽皆浮动,闭目死去。

    方兆南长长叹息一声,抱拳拜道:“老前辈安息吧!这巨蜂是你独门特征,晚辈当尽我所能的为你奉养……”

    只听那久未说话的盲目道人,说道:“怎么那蜂王杨孤死了吗?”

    方兆南道:“死了。”

    盲目道人道:“那你快过来吧!我还有一招武功传你。”

    方兆南急急跃飞过去,落在那道人身侧,道:“老前辈还有什么紧要之事,需人代办吗?先行告诉晚辈,然后再传那武功不迟。”

    盲目道人道:“我要办的事大多了,还有我这精博的医道就该一一传给你,可是都已来不及了……”

    方兆南略一沉忖,道:“老前辈当真就没有收过一个弟子吗?”

    盲目道人道:“收虽收过一个,但他心地太坏,已被我逐出门墙了。”

    方兆南啊了一声,忽然想起车上那偷入车内的少年人来……

    只听盲目道人接道:“我不是传你两招掌势吗?”

    方兆南道:“不错啊!”

    盲目道人道:“我藏私,留下一招没有传你,这三招本是一气呵成之学,循环变化,威力无穷,我留下一招后,使这一式整个的绝学,漏缺了一个环节,现在我要把这一招传你……”

    立时讲述口诀,而且不计重伤之躯,拼尽最后力气,不停的用手比划。

    方兆南一面默记口诀,一面举掌练习。

    他习练了几遍之后,果然体会到奥妙之处,不自觉心神专注。

    当他停息下来,回头看时,那盲目道人早已僵挺而卧,气绝而死。

    方兆南眼看着两个武林前辈高手,动手相搏,互受重伤而死,不禁黯然落泪,把两具尸体,移置到庭院一角,掘了一个土坑,把两具尸体,并放在一起。

    方兆南合掌祈祷,道:“两位老前辈生前为敌,死后并葬一起,敬祝两位老前辈阴灵能够化敌为友。”

    缓缓填上黄土,回头望着那一笼巨蜂发呆。

    一怀黄土,掩埋了两个武功绝强的高手,荒凉的古刹,平添一座新坟,更增了儿分阴森荒凉。

    方兆南呆呆的坐在荒草地上,凝目沉思,想到近年来身历目睹的凄惨之事,不禁黯然魂断。

    不知过去了多少时光,突听一声重重的咳嗽,传了过来。

    抬头看去,只见一个全身白衣的老人,站在四五尺外.目光迟滞,骨瘦如柴,呆呆的站着不动,生似死过之人,被人从棺材中拖了出来的一具僵尸。

    方兆南心头一惊,神智忽然清醒,拱手说道:“老前辈。”

    那白衣老人目光缓缓移到那一笼巨蜂之上,问道:“吴瞎子那里去了?”

    方兆南道:“你问的是那位道长吗?”

    白衣老人道:“不错,我要找那瞎眼老道,替我疗治伤势。”

    方兆南道:“老前辈来晚了一步了!”

    白衣老人道:“他可是出去了吗?”

    方兆南道:“他永远不会再回来啦……”

    回头望着那突起的新坟,接道:“他死了,那座新坟中,就埋葬着他的尸体。”

    那白衣老人忽然长长叹息一声,道:“怎么死的?可是被人杀了?”

    方兆南道:“不错,他死在蜂王杨孤的手中!”

    白衣老人道:“杨孤呢?”

    方兆南道:“死了,两人动手相搏,互击重伤,一齐死去。”

    白衣老人神情忽然一变,道:“当真吗?”

    方兆南道:“老前辈如若不信,何妨扒开那新坟瞧瞧?”

    白衣老人道:“完了,完了!”

    缓缓转过身去,摇摇摆摆的向前行去。

    方兆南望着逐渐消失的背影,暗自付道:“他的伤势不轻,看来混迹在江湖上的人,不论何等高强的武功,都无法逃过凶惨的死亡。”

    除那白衣老人外,荒庙再无到过来访的客人。

    方兆南一面遵守那瞎眼道人嘱咐之法服药疗伤,一面打坐调息,和演练御蜂之术,那一笼巨蜂,似较常蜂灵巧甚多。

    方兆南依法施为,三日之后,已能得心应手,也逐渐消失对那巨蜂的畏惧之心。

    十日时光,转瞬即过,方兆南膝伤也逐渐痊愈,预备食用的干粮,虽早食完,但他已可采那蜂蜜充饥,是以毫无饥饿之苦。

    又过数日,那盲目道人留给他的药物服完,膝伤也刚好全复,半月时光的宁静生活,竟使他动了息隐林泉之心。

    但转念又想陈玄霜和周慧瑛陷身危境,急待相救,恩师大仇未报,只好重振雄心,提了木笼,离开了荒庙,赶往少林寺去。

    方兆南自遇得鬼仙万天成后,才知自己这段时光中的连番奇遇,武功仍是微不足道,决心赶往嵩山,以求绝学。

    且说梅绛雪茫茫然然的行了一阵,到了一座尼庵面前,忽觉腹中有些饥饿,信步走了进去。

    这是一座很小的尼庵,但却打扫得纤尘不染,大殿上高烧着两支火烛,一个身着灰袍的尼姑,正在诵读经文。

    梅绛雪缓步走了进去,低声叫道,“师父。我腹中饥饿,想讨一顿斋饭食用。”

    那尼姑缓缓转过脸来,打量了梅蜂雪一阵,道:“姑娘从那里来?”

    梅绛雪微微一笑,道:“我来自血池。”

    她一向冷若冰霜,甚少有过笑容,启齿一笑,如花盛开。

    那尼姑看得呆了一呆,才道,“血池!好一个凶恶的名字……”微微一顿,又道:“姑娘要到那里去呢?”

    梅绛雪摇摇头,道:“这我就不知道了。唉!总该是有地方吧!天下这样辽阔,难道当真就没有我存身之处吗?”

    那尼姑缓缓站了起来,道:“姑娘想是饿晕了!”站起身来,向外行去。

    梅绛雪随在那尼姑身后,走入一座厢房,只见一张木桌之上,放着现成饭菜,当下说道:“不敢有劳师父动手。”取过筷子,自行吃了起来。

    那尼姑看了片刻,悄然退了出去。

    梅绛雪一口气吃了两大碗,才放下碗筷,倚在壁上,睡了过去。

    她连番经历恶战,真气消耗甚多,再加上心中的忧苦,不觉睡熟。

    不知过去了多少时间,忽觉身躯被人摇了几下,睁开眼一看,只见一个满脸皱纹堆垒的老尼,站在身前,慈爱的说道:“老尼已为姑娘扫好卧榻,请到床上睡吧!”

    梅绛雪怔了一怔,道:“打扰师父了。”

    她站了起来随在那老尼身后行去。

    夜深人静,一月如钩,那老尼迈动着苍老的脚步,缓慢的穿过了一座幽静的庭院,到了一座紧闭双门的厢房前面。

    那老尼缓缓伸出手去,推开两扇木门,回头对梅绛雪说道:“姑娘,这是你的住处了。”

    跨进门去,摸起火镰火右,敲燃纸卷,燃起一支红烛。

    烛光熊熊,照的满室通明,梅绛雪借着高烧的烛光望去,只见白壁黄榻,连那张木案上也铺了黄色桌布,全室中只有黄,白两色。

    那老尼指指本榻说道:“被褥都已备齐,你揭开那黄色的床单,就可安睡了。”

    她的声音中充满着柔和慈爱,殷殷深情,如接待遥远归来的女儿。

    梅绛雪忽然由心底泛升起一缕温暖的感觉,长长叹息一声,道:“老师父也该安歇了。”

    那老尼皱纹堆垒的脸上,泛现出一丝笑容,道:“你也睡吧!”缓步退出,慢步而去。

    梅绛雪关上房门,和衣倒卧在榻上,但却毫无睡意,心中思绪如潮,纷至沓来。

    她想到了方兆南。陈玄霜。以及葛讳,葛煌……冥岳学艺,血池历险的诸般经过,一幕幕的展现在脑际……

    她长长叹息一声,自言自语的说道:“我经历了无数的风险,无数的恶斗,但我得到什么?倒不如学那老已,削发拜佛,倒还可落个心神宁静……”

    忽听一个男人的声音,接道:“姑娘身怀绝技,今世武林人物,有几人能是姑娘之敌……”

    梅绛雪怒声接道:“什么人?”

    窗外应声答道:“我!”

    吱的一声,木窗大开,一个全身劲装的少年,一跃而入。

    梅绛雪目光一转,冷峻的扫掠来人一眼,道:“这乃清静佛门之地,你来作甚?”

    原来这劲装少年,竟然是穷追梅绛雪的葛伟。

    葛伟怔了一怔,道:“我们兄弟,学得了甚多武功,但因才智所限,不解之处甚多,想请姑娘指点。”

    他换穿新装之后,容光焕发,剑眉星目,看去甚是英俊。

    梅绛雪冷冷的说道:“我已看破世间的险恶,红尘的烦恼,要化身方外,托佑佛门不再涉足江湖了,从此刻起,你们兄弟不许再苦苦纠缠于我,不听我良言忠告,可别怪我翻脸无情,出手伤人了!”

    葛伟先是一怔,继而哈哈大笑,道:“在下之见,姑娘决然出不了家。”

    葛伟轻轻咳了一声,接道:“罗玄托付姑娘之事,想来定然是极为困难之事,姑娘尚未办妥,如何能削发为尼,跳出红尘?”

    梅绛雪沉吟不语,显然,葛伟之言,触动了她的心事。

    只听葛伟继续说道:“还有一件事,也使姑娘无法留居于空门之中。”

    梅绛雪道:“还有什么事?”

    葛伟道:“姑娘如果削发为尼,不知对那方兆南如何交代?”

    梅绛雪怔了一怔,道:“我们只有夫妻之名,他如何能够管得到我……”

    语音微微一顿,接道:“可是罗玄遗言嘱我之事,我已经答应了,事非要替他办到不可,唉!如著能有人替我办理他遗嘱之事,我就可以常留佛门,永伴青灯,过半生宁静的岁月了……”

    目光凝注在葛伟脸上沉吟了良久,又道:“不知你们兄弟两人,可否答应我一件事情?”

    葛伟道:“姑娘但有差遣,我等万死不辞。”

    梅绛雪道:“我要你们两兄弟代我去完成那罗玄的遗志。”

    葛伟道:“可惜我们兄弟武功难以胜任。”

    梅绛雪道:“我把罗玄传我的武功,转授你们兄弟就是!”

    葛伟喜道:“姑娘果肯如此,我们兄弟自当全力以赴。”

    梅蜂雪道:“这尼庵甚是清静,我决定暂时留居此地,白天要礼佛念经,忏悔我已往的罪孽,晚间找一个清静的所在,传授你们兄弟的武功。”

    葛讳道:“就此一言为定,我立刻在这附近勘查一处清静之地,明夜再来相请姑娘。”

    梅绛雪道:“不过,还有一件事,我得先予说明。”

    葛伟道:“莫说一件事,就是十件百件,我们兄弟也无不答应。”

    转身向外行去。

    梅绛雪道:“站住!这件事重大异常,非得先说明白不可!”

    葛伟只好停下了脚步,道:“什么事?姑娘请说。”

    梅绛雪道:“你们学会了武功,执行过罗玄的遗言之后,要自行断去一臂。”

    葛伟呆了一呆,道:“为什么?”

    梅绛雪道:“世间的坏人大多了,武林中历年来的大好巨恶,大都是身负绝世武功之人,我传了你们世无匹敌的武功,如不断去一臂,日后江湖上再无能够抗拒你们之人,你们两兄弟一旦行起恶来,岂不重蹈罗玄覆辙,又多了两位冥岳岳主出来?”

    葛伟脸色一整,坚决的说道:“在下先行答应姑娘,世上本无十全十美之事,断去一臂算得什么?但我那哥哥,我却是不便作主,待我和他商量之后,明夜再来答复姑娘如何?”

    梅绛雪道:“他如答应,你们明夜二更到此相会,如若不肯答应,那就不用再来了!”

    葛伟道:“在下就此别过,如我那哥哥不肯答应,明夜在下一人前来就是。”

    也不待梅绛雪答话,转身一跃,飞出室外不见。

    次日清晨,梅绛雪一早起来,未及梳洗直向大殿行去。

    只见大殿中烛火高烧,那老尼和另一个年纪较轻的尼姑已开始燃香拜佛,准备早课。

    梅绛雪随在两人身后,拜过佛像,端坐在神案蒲团之上。

    二尼拜过佛像之后,开始诵读经文。

    一时间梵音飘扬,镣绕耳际。

    那老尼随手在神案上取过一本经书,递了过来,低声说道:“苦海无边,回头是岸。”

    梅绛雪接过经书展开一瞧,正是两人诵读的经文,当下随着两尼,朗朗高诵起来。

    做完早课,天色已经大亮,那老尼收了经书,低声对梅绦雪道:“佛门广大,慈航普度,你如觉得这尼庵尚可暂作栖身之地,尽管留居下来。”

    梅绛雪轻轻叹息一声,道:“弟子内心之中,实在羡慕两位师父的宁静生活,不过弟子满身罪孽,结仇无数,常留此地,只怕要为两位招来灾祸!”

    那老尼微微一笑,道:“佛门广大,无所不容,但慈航不度无缘之人,来亦是去,去亦是来,留此与否,悉听尊便。”

    说完缓缓向殿外走去。

    梅绛雪轻轻叹息一声,步出大殿。

    她内心充满着矛盾,既觉佛门清静,托佑于此,可忘去无数烦恼,但又觉此身积孽无数,难登慈航之舟。

    一时之间,竟然是犹豫难决。

    一日匆匆,天又入夜,二更时分,葛讳,葛煌联袂而来。

    葛伟恭恭敬敬的对着梅绛雪抱拳一礼,道:“我兄弟心念父仇,拼受日后自断一臂之苦,也要追随姑娘学习武功。”

    葛煌接道:“在这尼庵之后,十里之处,有一座广大的森林,林中有一片水塘,大约有亩许大小,那地方人迹罕至,倒是一处极好的习武所在。”

    梅绛雪道:“你们带我去瞧瞧吧!”

    站起身来,向外行去。

    这三人都有着绝佳的轻功,十里行程,转眼即届。

    月光下,果见一片广大的森林。

    梅绛雪四顾了一阵,心中暗暗奇道:“此地四周不见山势,在这一片平原之中,竟有着这样一片森林,也算是奇怪之事。”

    只听葛煌低声说道:“在下带路。”

    身子一侧,钻入那茂密的林木之中。

    梅绛雪随在两人身后,在那茂密的树林中,行约半个更次之久,忽见眼前一亮,一钩银月,荡漾于水波之中。

    果然,在这片茂密的林木之中,竟然有着一片亩许大小的水塘。

    在水塘的四周,有一片空阔的草地,实是一处习练武功的好地方。

    梅绛雪打量了四周一眼,点头说道:“这地方很隐密!”

    葛伟道:“我们兄弟,想在这水塘之畔,为姑娘搭上一座茅屋,也好免姑娘奔走之苦。”

    梅绛雪沉吟一阵,道:“好吧!不过两幢茅屋,要各据水塘一边,一幢作为你们兄弟安居之处,除了传授武功时之外,不得我的召唤,不许进入我住房五丈之内。”

    葛煌道:“姑娘传授我们武功,有如师长之尊,一切但凭吩咐,我等无不遵从。”

    三日之后,梅绛雪果然迁入了这隐密的森林之中,葛氏兄弟在她那一座简陋的茅屋之中、布置的甚是华丽,应用之物,无一不全。

    梅绛雪仍然是一副冷若冰霜的神情,除了传授两人的武功之外,从不假以词色,每隔上儿日,她必要到那尼庵中相伴两个老尼,作上一次佛课,诵读经文。

    就在梅绛雪传葛氏兄弟武功之时,方兆南也正在觉梦、觉非两位高僧的细心传授下,苦练少林上乘武功。
上一页目录下一章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