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第十六章 铁公苦谏

首页书架加入书签返回目录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你?你就是隐姓埋名,假造身世,又岂能瞒得了这儿的任何一个人。北平逃难的夫妻,要往成都去——你啊。”

    沈若寥有些歉疚:“我没办法;我本来不想惊动你。”

    “什么不想惊动,说得好听。你就是不想让我知道你来了,不想让我知道你已经决心功成身退,隐逸江湖,害怕我会指责你,劝阻你,所以故意躲着我。”

    沈若寥感到手上夜来香回握的温暖和力量。

    他说道:“我没有功成。我是个败军之将;今日局势至此,都是若寥之罪。”

    铁铉道:“所以,你选择逃避罪责,逃避大义,而不是挽救倾颓,亡羊补牢。”

    沈若寥已经无话可说。他终究不敢告诉铁铉,他从一开始,其实就没有效忠天子,从来也不在朝廷一方。

    铁铉语重心长道:“若寥,你还这么年轻,怎么这么早就产生了退隐山林,终老江湖的念头?你就算真的做了逸士,‘小舟从此逝,江海寄余生’,逍遥自在的同时,你能心安吗?燕军已经过了淮河,攻克盱眙,高邮、扬州皆危在旦夕。你难道不觉得心焦如焚?你要眼睁睁看着燕军攻破京师,先帝数十年励精图治的心血,今上四年来殚精竭虑的苦果,都要毁于一旦,甚至天子性命不保;你又如何能真正逍遥自在呢?以你的才能,你在大军中的威望,你现在回到战场上,定然能力挽狂澜,扭转乾坤,拯救社稷于危难,大厦于将倾。你的责任远还没有尽到,怎么可以就此引退?”

    沈若寥平静地说道:“鼎石兄,我已然是死在燕王剑下之人;仗我打输了,就应该坦坦荡荡地认输。我已经再没有心气儿过问朝政,更别提重回战场。”

    “文天祥被俘脱难,九死一生,历尽艰难险阻,硬闯无数鬼门关,也一定要回到南宋,再举抗元之兵。‘臣心一片磁针石,不指南方不肯休’——千古绝唱,你不会已经忘记了吧?”

    铁铉情不自禁站起身来,沉重地来回走了几步。

    “你可知道,沛县知县颜伯玮?此人乃唐鲁公颜真卿之后,忠信节义一脉相传,与其子颜有为发誓与城共存亡。燕军攻破沛县之时,他父子二人一同自刎,以身殉志。沛县主簿廖子清、典史黄谦被燕军俘虏,坚决表示要追随颜公于地下,不肯苟活于世,慷慨赴死。燕军攻破萧县之时,知县郑恕坚贞不屈,被燕军杀害;他两个女儿,已经许配人家,等待嫁人,听说父亲殉难,也跟着一同自缢。你还记不记得高贤宁?他的老师王省为济阳教谕;燕军至济阳,王省在明伦堂触柱而死。高贤宁现仍在济南,助我守城,及协理民情政事。那个纪纲,听说在燕王左右很是得志,想来燕王若得遂心愿,纪纲念在你举荐有功,还能为你在反王面前美言几句。”

    他停下了脚步,望着沈若寥。

    “若寥,你知道我为什么跟你说这些?你兵败被燕王所伤,心灰意冷,想要遁入江湖,终老林泉,我并非不能理解。我不理解的只是,同为朝廷命官,受天子之恩,食人臣之俸,文臣们无一例外都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为何武将们却没有听说有一人自杀保节?作为文臣,我们这些人没有统兵杀敌的本事,这种时候也只有死节一条路可走。然而你们这些武将,从真定之战被俘的老将顾成算起,到你东昌侯左将军,到不久前刚刚兵败的右将军平安,都是骁勇善战,用兵如神,威震天下,能以一当万之人,却又为何一个个都安心认命,不肯再战,亦不肯死国?难道你们的节义真的都不如文臣?”

    沈若寥和夜来香对视了一眼,彼此都在对方眼神中看到了同样的东西。同为北平人,他们都知道,燕王的文韬武略,外加笼络人心,特别是笼络军队的手段。而沈若寥身在朝廷,更知道天子朝廷重文轻武的政策。

    然而,这些都是次要的。最根本的原因,此刻只有沈若寥一人知道,因为这三人中,只有他自己是武将。

    身为武将,他曾经亲手杀了老三哥,张玉,谭渊,和无穷无尽的燕兵。两年半中,他亲眼目睹几十万士兵和无数将领前赴后继,血洒黄沙,马革裹尸。不论当时自己有多刚硬如石,残酷无情,那毕竟是杀人。岳武穆有言,“文臣不爱钱,武臣不惜死”——说的只是不惜自己的死。作诗容易,明志容易,死节容易——作文臣容易。作为武将,不惜死并不够,还要杀人,不但杀敌人,还要杀自己人。看着自己的战将,自己的士兵在身边纷纷殒命,昨晚还一起枕戈,早上还刚刚喝了同一锅粥,转眼间就只剩下遍地碎尸,脏脑横流,却不能停下来哀悼,还要继续坚持杀人。武将们好大喜功,耀武扬威,以战事为乐,唯恐天下不乱——这是历朝历代文人的严重误解。正相反,武将们最知道战争的残酷血腥,知道兵者国之凶器也的实践意义;武将们懂得生命永远是渺小无力的,文臣们却相信死节可以让生命重如泰山。所以沈若寥从军两年半,统兵只有一年多,直逼得燕军绕道而行,被俘后却选择隐遁,不思再战;平安为太祖养子,骁勇无敌,同样屡挫燕军,被俘后也认输归顺;而老将顾成跟随高皇帝打下江山,平定天下,战功赫赫,朝廷首度出师,于真定初战而败,却甘愿投降燕王,佐世子居守北平。这毕竟只是场内战,不同于保卫边疆,抵御外侵;更何况,起兵谋反的并非一般觊觎帝位的庸才,而是雄才大略的燕王,比朝廷还要更器重自己,器重武臣。继续杀人已不值得,死节又有何益?

    然而这些,无论何时何地,面对铁铉这样的人物,都是不能提出来辩论的。

    铁铉见他神情没有丝毫动摇,已然明白事无以济。他叹了口气,缓缓说道:

    “东平有一小小官吏,名叫郑华。其妻萧氏,年轻貌美。燕军到了东平,郑华对妻子说:‘吾义,必死。奈若年少何?’萧氏泣对:‘君不负国,妾敢负君?’郑华对曰:‘足矣。’随即带着全城军民固守城池,城破犹且力战,终被燕军所杀。我听说,你去年年初,离开京城返回战场之时,留下一纸休书与你的妻子,想必也是因为她尚且年轻,你心中无限怜惜,不忍耽误她青春。你又可知,你战死沙场的消息传到京师,天子亲自到你家中相告,你夫人得知你死讯,便在庭前触阶自杀?”

    沈若寥终于被他触动——震动。他惊骇地脱口而出:“什么?!”

    铁铉道:“夫人欲随你于九泉之下,你家仆人拉得及时,没有丧命,仍旧撞得满脸鲜血。我没有想到,夫人为燕王郡主,却能如此深明大义,忠贞节烈。我更没有想到,你死里逃生,是上天眷顾,本应更加进取报国,却反而消沉颓废至此,非但不思效死天子,就连自己的爱妻也已然抛在脑后。人生得妻者如郑华之萧氏,你之承安郡主,实为君子之幸;这样的贤妻你不要,只和你的这个青楼爱人泛舟采莲,安享清福。若寥,你到底在想什么?”

    夜来香感到沈若寥的手冰凉如水——秋水。此时此刻,她突然犹豫了一下,不知道自己是该握紧他,还是应该放手。

    她选择了握紧,温柔而坚定。

    沈若寥沉默良久,轻轻叹了口气,摇了摇头。

    “铁大人,我决心已下;国事家事今日至此,均已无可更改。若寥承认,大人说什么都是对的,然而我们立场不同,我心思亦没有任何摇动;大人再说无益。”

    铁铉看到他的面容,失望地背过身去。

    “罢了,罢了;你走便是。人各有所志,道不同不相与为谋。天涯海角,你想去哪儿便去吧。一路保重。”

    沈若寥看着铁铉的背影。

    “鼎石兄,你打算……”

    铁铉道:“每一个武将的偷生,都要有一个文臣的殉死来补偿。我又有什么选择?我的妻子,我的女儿,我的家人,他们又何曾有过任何选择?”

    他突然回过头来,仔细地看着夜来香,嘴唇动了动,欲言又止,仿佛有什么非常的困难,需要下巨大的决心。

    最终,铁鼎石没有说出口。他沉思而诧异地望着夜来香沉静的双眸,还有脸上那狰狞的伤疤。

    然后,他扭回头来,重新背对着他们。

    “走吧。越远越好。再也不要回来了。”
上一页目录下一章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