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第277章 香江酒会之行2

首页书架加入书签返回目录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这章二合一,背景介绍较多,不想看的可以跳过哦!)

    后世经常会有人问起,为什么港片在九十年代最辉煌之后开始断崖式下跌,最终走向陌路……

    林东峻曾经也思考过这个问题,毕竟香江电影辉煌时期留下的经典影片太多了,内地很多80后、90后青少年当年都是看着盗版的香江电影成长起来了的……

    不过他之前只是很粗略的和朋友吹水的时候很片面的聊过,并没有深入思考过这个问题,毕竟,他前世真正进入这个圈子的时候,香江电影的衰落已经成了一件很平常的事情了,也没有人没事去过问他,即使是本地的从业者。

    今天来到这个酒会,大家当然会聊到这个问题,而且还有不少人满怀期待憧憬着香江电影的复兴……

    为什么这个号称东方好莱坞的亚洲影视产业中心在短暂的辉煌之后逐渐沉寂了呢?这五六年已经让让不少的从业者感觉是如此的漫长,他们已经尝试过各种出路了,依旧没有找到解决的办法。

    资金、市场、人才、创意,好像突然一切都离他们远去了……

    这也是这帮电影人一直怀念的年代,随便拍一部电影都能挣到大把的资金,谁不愿意过这样的日子呢?

    林东峻摇晃着杯中的红酒,聆听者众人对香江电影的一些言论,并且不断根据一些记忆以及目前这些亲历者的言论做出一些判断……

    说起香江电影黄金年代产出的影片,每个人恐怕都能说出几部,不过如果大家仔细查看这些电影的出品年代的话,很容易就发现这些电影基本都是在85年—96年这段时间出品的。

    这十二年间,程龙的功夫武侠片、发哥的热血英雄片、星爷的草根喜剧片垄断了香江本土的票房排行榜。

    而香江本土的年冠票房记录也从3000万增加到了5700万,达到了阶段历史的顶峰。这个成绩在很长的时间内都没有被突破,所以最后才称这是香江电影的黄金时代。

    特别是92年这一年,这一年是香江电影的黄金巅峰之年。

    这一年星爷的五部作品《审死官》《家有喜事》《鹿鼎记》《武状元苏乞儿》《鹿鼎记2》票房大爆发,包揽了香江本地票房前5名。

    这一年,港片的收入也达到了历史峰值:港片本土收益历史性的达到12.4亿港币,海外收益也达到18.6亿,同样是这一年外语片在香江的年度收入才3.12亿……

    巅峰之后,香江电影开始慢慢走下坡路,很快来到了96年这个转折点:这一年港片的海外收益从95年的11.64亿断崖式下跌到4.35亿,同年港片本土收入也自巅峰时期92年的12.4亿下跌到6.59亿,与此同时外语片在香江的票房已经从92年的3.12亿增长到5.63亿……

    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席卷东南亚。硝烟过后,香江经济没有倒下,但楼市和股市进入数年的恢复期。香港电影也在这一年迎来转折,这一年,港片票房首次低于外语片的票房,外资纷纷撤走,演艺圈精英远走他乡。

    也就是从这一年到02年这六年时间,香江电影开始进入衰落期。

    2002年9月16日,全香港电影院的票房收入创下10年新低:140家电影院收入总额仅51.6万港币,平均每家影院只有三千多块,每场电影平均只有区区13个观众。

    到了2003年,香港电影的从业人员已经从巅峰期的2万人减少到不足5千人,产量从1993年的242部下降到只有几十部。也就是在一年,香江电影的救市之作《无间道》也曾辉煌一时。

    之后十几年,虽说香江电影没有死掉,不过对很多人来说,比死掉更难受的是他已经永无复兴的可能……

    这也是林东峻脑子里形成的港片从黄金年代到这个异常低落的02年的大概况……

    而他也根据得知的某些信息和前世网络上的见闻很快总结出了香江电影衰落的几个原因:

    香江电影衰落,大概可以从外部和内部两个方面来总结:

    外部方面:

    香江是一个地狭人少的地区性城市,区区几百万人口,并不能长久支撑一个强势的票房市场。香江电影严重依赖海外市场,这是它成功的重要支柱,也是它衰落的直接原因。

    这些市场主要分布在亚洲这片,湾湾、高丽、新马泰等地区。

    庞大的海外市场支撑了香港电影的繁荣,让港片百花齐放,也为他带来了需要的资本、人才。

    而到了九十年代初,香江电影陆续丢掉高丽、湾湾这两个市场,特别是湾湾这个最大的外埠市场,就已经注定了他的崩塌。

    这其中香江电影的重复跟风、市场泡沫化,观众厌烦,仅仅是其中原因之一,并不是什么关键原因。毕竟不管哪个市场,只要是能赚钱的类型电影就没有不跟风的,好莱坞也一样。

    最重要的原因还是好莱坞电影在九十年代中期已经经过了电脑技术的视觉改造,完成了产业的升级。

    好莱坞制作精良的商业特效大片在全球开始攻城略地,从北美到欧洲、东瀛、高丽、湾湾、香江、内地等等市场,好莱坞大片所过之地,一片狼藉,没有一个地方能扛得住……

    《泰坦尼克号》、《侏罗纪公园2》、《拯救大兵瑞恩》、《明日帝国》等等大片席卷全球,香江电影作为亚洲影视行业的最大生产基地,首当其冲。

    很快曾经赖以生存的海外市场被蚕食殆尽,当然这中间和最大海外市场湾湾片商之间的勾心斗角只是一个加速器,并不能阻挡这个进程……

    恰恰这个时候,亚洲金融风暴来袭,海外资金也纷纷撤离,让业内本已经艰巨的环境更加恶化……

    内部方面,随着黄金年代的快速发展,整个电影市场各种成本高昂,特别是头部巨星的高昂片酬,占据了电影制作总成本的大部分,剩余相对可怜的制作成本,和好莱坞上亿美元的超级大制作相比已经有粗制滥造的嫌疑。

    同时,大家已经习惯了跟风恰钱,题材已经玩不出什么新花样,观众已经进入审美疲劳,香江本土赖以生存的动作片和小成本喜剧和好莱坞的视觉特效大片相比,已经落后了许多。

    举个例子,97年《泰坦尼克号》在香江上映时拿下1.15亿的票房成绩,而同年华语片最高票房是程龙的《一个好人》,只有4500万。

    最后,98年,成就黄金时代的双周一成一李中除了周星星坚守本土市场,其他三人均选择离开香江,前往好莱坞发展,分别拍摄了《尖峰时刻》、《替身杀手》、《致命武器4》……

    正应了...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目录下一页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