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第31章 差了点

首页书架加入书签返回目录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再继续找投资了……”

    林东峻明白韩三评的意思,对新人导演或者说剧组资金不够充足的剧组来说,16mm胶片是首选,一盒16mm的胶片,能拍成10分钟的素材,目前的价格大概在1200块钱左右。

    按照十比一的耗片比,剪辑成1分钟来算,一分钟的电影成本,大约是1200块。拍成90分钟的电影,光是买胶片的钱,就要11万元。

    而如果用35mm的胶片呢,一盒35mm的胶片400尺,可以拍摄4分钟的素材,价格在1500块左右,这种目前业内最常见的胶片,摄像机拍一分钟,就要将近400块钱。

    按照十比一的耗片比,十分钟的素材剪辑成1分钟来算,一部90分钟的电影,光胶片费就要三十多万。

    这种耗片比对新人导演或者大多数导演来说属于正常范围,当然如果剧组资金实在跟不上,控制在五比一的范围内都是有可能的。当然对财大气粗的剧组或者大导演来说,根本没有耗片比这个说法,人家根本不考虑这个,只要拍到满意的画面就行。

    林东峻为什么要坚持使用35mm胶片呢,主要是16毫米胶片拍摄出来的画面放到银幕上整体视觉上不够清晰,风格粗粝,纪实风格太明显了,比较适合用来拍摄新闻或者教学使用。

    而35毫米的就不一样了,作为目前主流的电影拍摄胶片,画面清晰,色彩饱和,优点多多,是目前导演们的首选。

    大家都知道,胶片费用虽然是一个剧组的重要开支之一,不过其他开支可不止这一项,演员的片酬,拍摄器材租赁费、场景建设、吃饭、住宿、用车、服装、道具、幕后人员、后勤等等,加起来各项费用可不少。

    如果拍摄资金有限,就只能在这些东西上面抠唆,这一点很容易影响后续剧组的运行,林东峻不想自己的剧组太寒酸,所以只能继续找其他资金了,不过有了这一百万,目前缺口不多,倒是不用着急。

    不过通过筹措资金这件事,也让林东峻越发明白了想要拍电影不受资金的限制,自己还得借助重生者的优势多搞点资金,不过目前关键的问题是启动资金有限,很多想法没法实行。

    接下里几人也开始闲聊,林东峻也问起了这个“青年电影工程”投拍的其他影片,好吧,大多数都是第六代导演,或者北影厂内部导演的片子。

    比如路学常的《非常夏日》、王晓帅的《梦幻田园》、阿哖的《呼我》以及霍建启的《九九艳阳天》等。

    前面这三人都是第六代导演,路学常91年就开始拍摄电视剧,95年拍摄了自己的第一部电影,林东峻知道这人后来签约华艺,拍了部葛尤主演的《卡拉是条狗》。

    王晓帅,第六代导演代表人物之一,93年就开始自编自导了自己的首部电影《冬春的日子》,94年这部影片未经审查参展众多国际电影节,算是地下电影,95年又开始执导电影《极度寒冷》,也是地下电影。

    这里不得不提一件事,1994年,鹿特丹国际电影节上,以张远、王晓帅为代表的第六代导演带着未经审查的作品参展,主办方以“华夏电影专题”为名集中展示了第六代导演的作品。

    华夏官方代表团表示强烈抗议,要求主办方拒绝张远等人参展。主办方没有答应这一请求,并以“为中国第六代导演争取拍摄权”为题召开新闻发布会,中国代表团愤然离席。

    当局很快对这一举动做出回应,明确禁止七位参展导演在国内拍摄电影。

    这是电影局第一次明令封杀某一特定导演群体。这七位导演包括:张远、王晓帅、何建君、吴文咣、田庄庄、宁代、时建。这一事件经媒体发酵,被称为中国电影界著名的“七君子事件”。

    不过王晓帅96年就开始执导第一部体制内电影《扁担姑娘》,不过到目前为止还在审查和修改中。这部《梦幻田园》是其将要执导的第二部体制内影片。

    阿哖,94年拍摄第一部电影《感光时代》,之后陆续拍摄了几部电影,这部《呼我》是其第四部影片。

    这中间年龄比较大的就是霍建启了,这人也是北电毕业的,学的美术,和老谋子、陈恺歌、田庄庄、顾常卫都是78级的,毕业之后做了十来年美术工作,95年开始执导第一步影片《赢家》,今年执导过一部《那人那山那狗》。

    后来他自称五代半导演,其中缘由就是按照年龄他属于第五代,按照第一部电影的拍片时间他又属于第六代,所以自嘲属于五代半导演。

    在这之后,林东峻也和韩三评谈了拍摄这部电影的相关想法以及接下来要是明年拍摄的话,在北影厂租借器材等事项,之后也没什么事了,几人分别。

    接下里还有六十万的差额需要林东峻再想办法了。
上一页目录下一章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