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第391章 擦不掉的唇印

首页书架加入书签返回目录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从人们对于底线的态度和作为,就可以看得出人们心中的善恶。如果无法坚持底线,就意味着更容易做出一些让人大跌眼镜,甚至是灭绝人性的事情。比如说,贪杯却没有足够匹配酒量的人,就非常容易在酒醉后突破固有的底线。而这种人,就很可能在酒后做出那些让人大跌眼镜,甚至是践踏道德和律法的事情。而经常与贪杯者接触的人,就最容易受到其反噬。

    没有人能做到不犯错误,真正错误的是明知故犯的人。明明知道自己酒量不好,酒品也不好,却依旧痴迷与酒精。这种行为的人并不是自控力不足以抗拒酒精,而是想要在酒精的帮助下,让自己成为自制力较弱的“弱者”,做出那些自己平日里想做却又不敢,或者是平日里如果做出来就会受到严厉惩罚的恶事。而人们对于“弱者”,天然的有着同情心,即便这个弱者是故意伪装出的。将自己伪装成为“弱者”,就可以在犯错后受到更少的责罚。就像是在醉酒驾驶律法变得严苛之前,醉酒驾驶后撞人致死的驾驶员却只会被判处寥寥数年的监禁。如果运作得当,或者是利用财富争取了死者家属的“谅解”,受到的惩罚就会进一步的减轻。所以,这种大庭广众之下的驾车杀人秀,就被轻飘飘的揭过去了。杀人者无罪或者是只有一点点的罪责,只要杀人者事先伪装成弱者,就会被宽容。而杀人者只要在杀人后表现的足够可怜和悔意,就会被二度的减轻罪责。问题是,如果真的如此可怜而充满了悔意,为什么杀人的时候不下手轻点呢?因为醉酒后失去了自制力?明知道喝酒后自制力会弱化,为什么还要酒驾呢?明知故犯的话,醉酒者就会对驾车杀人有了心理预期。而这,这就算得上是蓄意谋杀了。在这种情况下,没有出事反倒是意外了。

    之所以一直要盯着醉酒驾驶来说,真实的原因是醉酒驾驶者不该与“弱者”挂钩。即便因为醉酒失去了自控力,也绝对不是弱者,不该被同情。这就像是非法持枪,没有喝酒的时候自然不能持枪杀人,那么醉酒之后持枪杀人就应该被宽恕吗?身怀利器,杀心自起。对于路人而言,街道上高速行驶的车辆就是杀人利器!如果这种利器掌握在正常人手里,自然会被约束着不往人身上压。可到了醉酒者手里,你知道他当时看到前面有人路过的时候是怎么想的?万一人家就是为了在醉酒时找刺激才故意猜错油门冲上去杀人的呢?这种概率发生在普通人身上自然是极小的。可醉酒之后,人类失去大部分控制力的时候,心中的兽性也会自然而然的出现。如果平日里生活不顺,或者是刚刚遇到了些不顺心的事情,醉酒后心中的兽性真的可以让醉酒者故意将刹车换成油门!而最妙的是,醉酒者在醒酒后,有不小概率会遗忘掉醉酒时发生的事情!如此一来,即便有测谎仪,即便是经验丰富的刑侦人员,也难以判断对方当时到底是不是泄愤式的蓄意杀人!

    而这,也是左哲为什么说醉酒者容易做出灭绝人性的事情了。从作用机制上说,酒精的作用是麻醉神经,过量的酒精会对人体造成类似违禁物品的效果。而两者的最大区别在于,过量酒精对人体造成的后续伤害要小许多。所以,大部分人都不会碰那些罪恶的毒物,而会转而去接触对自身伤害较小的酒精。至于适量酒精的提神醒脑功能,在医学上的确有这种效果。但是,如果只是为了提神醒脑的话,茶叶、咖啡、薄荷、风油精等替代品岂不是更好,而且还没有副作用!

    所以,饮酒者饮酒的目的根本就不是为了提神醒脑,而是为了给自己或者是他人制造出自制力下降的机会!找到了这种机会,自己就可以释放心中的负面情绪和兽性。而如果用在了对方的身上,就有可能在对方释放负面情绪和兽性的时候达成自己的目标,从别人暴露出的弱点中谋取利益。这种利益可能是探寻他人的隐私信息,有可能是想要在酒桌上达成对自己更加有利的交易,也有可能是想要趁着对方醉酒自制力下降的机会撩拨对方,以达成不受律法责难的侵犯(性)。

    所以,酒桌上劝酒的人有不小概率都是心怀恶念的。这种能够绕过律法制裁而获得好处的方式,成本极小而收益巨大,是背后两肋插刀者的最爱。只是用手机记录下的对方的一句酒后失言,就能让一个知名主持人彻底失势,沦为人人喊打而且永不翻身的过街老鼠。此等堪称一本万利的事情只需要在行动前伪装对方的好兄弟就行了。不...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目录下一页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