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第99章 我反对

首页书架加入书签返回目录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你反对?”武庚扶了扶自已的眼镜,拿起一个鸡爪,“理由?”

    “理由就是我们的啤酒生产出来了,有易拉罐进行灌装吗?”

    就象此时国内的啤酒业,原料是建筑在国外原料的基础上,大麦等啤酒原材料都需要进口。

    易拉罐也不例外,国内没有易拉罐制造企业,罐体都需要进口,进口易拉罐价格不菲,香港离岸价格曾高达每套1.35港币。

    虽然这激发了众多企业的投资欲望,也得到政府从政策到资金的支持,仅在1984到1985年不足两年的时间内,国家经贸委就一口气批准六条易拉罐罐体生产线的进口申请

    可是,由于管理和技术的原因,这些生产线都远远达不到设计的能力,产品质量也无法保证,虽然引进的都是全自动生产线,但生产效率极为低下。

    比如秦湾美特厂,生产能力只是设计能力的40%,其它厂家也是这个状况。

    啤酒专项项目实施以来,国内的啤酒厂也上马了多条易拉罐啤酒生产线。可是,这些啤酒生产厂家,必须拿着现金到罐体生产厂去买罐,甚至给生产线工人发点奖金以求早些安排生产,逢年过节尤其如此。

    “况且,八十年代,我国铝材及罐口生产都未过关,国外,易拉罐包装也不是发展的主要方向。

    秦东讲得认真,武庚听得也认真,“我国啤酒包装主要还是瓶装,从目前国情来看,易拉罐不是发展方向,作为一个产品包装类型,适当发展一些应该,但热衷于搞易拉罐啤酒生产,不现实。”

    “还有,按国内的消费水平,价格也是接受不了的,如果采用易拉罐包装,包装一吨啤酒人民币需要1500元,远比啤酒本身价值高!”

    武庚骂了一句,“也就是说,现阶段我们如果采用这条生产线,根本没有那么多易拉罐给我们灌装,这条生产线的生产能力是保证不了的,老陈提出的产量翻番的任务根本完不成。”

    易拉罐啤酒是将来的发展方向,但不是现在。啤酒业的发展也必须遵照我国国情,否则也会吃尽苦头。

    “嗯,照我们目前的生产水平,实在不宜多发展,易拉罐啤酒除携带方便外无多大优点,成本高,酒的口味也不佳……”

    “那秦啤为什么用易拉罐包装?”武庚又问道。

    秦湾啤酒厂是为满足其产品出口的包装需要,从日本、香港等地陆续进口了印刷精美的全铝二片易拉罐,揭开了易拉罐在中国大规模使用的序幕,也改变了秦啤出口啤酒“一流产品,二流的包装”的尴尬局面。

    “武厂长,知名厂家销路不差,一般厂家可不行,一个大型啤酒厂上一条小线,作为一个包装规格,很好,但是我们不是大型啤酒厂,我们指着这条生产线提高我们厂的装备技术,而不是买回这条生产线还一直要等米下锅!”

    “看来我们还是想简单了,不行,秦东,我们要把这个情况马上给陈厂长汇报……”

    “汇报什么,先吃饭再汇报也不晚,”正说着,杜源笑着走了进来,他跟武庚也是熟悉的,两人握手后,杜源又把武庚摁在了凳子了,“吃饭,先吃饭……”

    “好,那就先吃饭,”武庚倒也豪爽,“老陈说不...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目录下一页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