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第0235章 大办白事

首页书架加入书签返回目录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袁可立的棺椁回到了他的故乡——河南睢州。

    引魂幡、追思旗、纸人、纸马、安灵屋、金银山等各色冥器密匝匝儿摆了好几里路——待会儿要在这里举行一代名臣袁可立的下葬仪式,只等执事官一声令下,这些物件儿全都得焚烧。

    在袁家,袁可立之子袁枢在灵堂祭奠他的父亲。咫尺之间,生死茫茫,袁枢怀想这么多年来虽然父亲成就了移山倒海的伟业,自己却不能对白发高堂侍汤用药略尽人子之情,如今抚棺一恸,怎能不泪雨滂沱!

    因为皇帝对袁可立葬礼的重视,睢州城中已是轿马塞道高官云集,河南各衙门数百名庶官藩臬、郡邑守丞都先后赶来拜会。招待这些官员,袁枢为此忙得脚不沾地,对百官的热情,他也不甚乐意。他送走了唱戏的,又来了打锣的,总之是旷野地上的毛狗,躲都躲不开。

    有一个官员还跟袁枢说:“老太爷仙逝,本官五内俱焚。若人之生死可以置换,本官愿以一己芥末之身,换回老太爷无量寿福。”

    这等明显谄媚的话让袁枢心生反感,但人家又是大老远奔丧来的。袁枢也说不出不好的话来。他们这些官员其实都认为袁枢将要发达,才蜂拥而至。

    袁枢今年才三十一岁,他同父亲一样,可以说是才兼文武。他擅长诗文书画,同时也是位收藏家,收藏的基本都是董其昌的画。因为袁可立和董其昌是同窗好友,感情很深。袁枢平时也常练习骑马射箭,武艺也非常精湛。袁家在当地从不仗势欺人,经常派人去跟官府斡旋,少一点对平民的加派。在睢州百姓心中,袁枢也是温文尔雅的大乡贤。

    也许是考虑到自身权重的原因,袁可立生前不允许儿子入朝为官,也不允许他跟随侍奉。这是为了避嫌,让皇帝放心自己没有野心,一心为国为民。

    现在也许因为皇帝的圣眷,袁枢很有机会借着父亲的关系一步登天,许多官员才来找他套近乎,增进感情。另一方面,表示对袁可立的敬仰之情,也是为了表示对皇帝的忠心,表示自己要效仿这位名臣。

    十一月初十、十一、十二这三天,袁枢披麻戴孝在灵堂为父亲守灵,除了家中亲属,不见任何客人。害得各地前来睢州的官员都像是撞昏了头的麻雀,虽揸着翅儿却不知道往哪里飞。十一月十三日一大早,盛着袁可立遗体的楠木棺材抬出了袁府。作为长子,袁枢亲自执绋前导。

    下葬的日子定在十一月十三日,从葬穴的勘定到葬日的定夺,都是钦天监的官员奉旨操办。此时,安置袁可立棺椁的土井早已打好,下葬的时辰定在下午未时三刻,这中间还有一大段时间。袁枢先到墓井看了看,详察周围形势,向执事的钦天监孔目问了几个问题,然后,在妹妹们的引领下,一头扎进土阜下的孝棚。这孝棚一溜有几十间,备为会葬人临时休憩之用,虽是临时建筑,桌椅板凳茶水点心倒也样样置办得周全。

    披麻戴孝的袁枢刚进孝棚,就被外面的一个人叫住。袁枢回头一看,这是一位衣着典雅的青年。青年自称身份,可真是吓倒了袁枢,原来皇帝从京城特地赶过来送袁可立最后一程。

    朱由校来也是吓一跳,他发现许多官员来奔丧,这是他没想到的。河南的三台长官来了两个,就巡抚黄尊素没亲自到场。

    所谓三台,即巡抚、巡按、学政。三个都是三品衙门,巡抚管民事行政,简称抚台;巡按执刑事谳狱,简称按台;学政管教育科举,简称学台。是一省中三个级别最高的长官。尽管级别相同,因巡抚主管行政,乃列名第一。

    皇帝有些生气,他亮明自己的身份,当众对百官发号施令,说道:“这么多官员齐聚睢州,就其接待问题对睢州府衙造成多大的负担?这还是小事,更重要的是耽误了政事。倘若这时候哪里发生了大事,而因没有官员把持掌握而酿出祸端,岂不成了后世的笑柄?有鉴于此,今日会葬完毕,明儿一早你们离开睢州各自回衙,并请你们转告所有会葬官员,都要即刻登程,任何人不得耽搁。”

    说完以后,皇帝跟袁枢讲,让他正常进行礼仪。

    钦天监风水师为袁可立选择的入土安敛的吉辰是下午未时。墓井从得到死讯后开始挖凿修筑,数百民佚耗时一个月,如今已修好:远看是一座硕大的土堆,四周砌了花岗石围墙,前面的神道青砖铺地,两边的石人石马都已各就各位,神道连接墓穴的地方,是一条长约十几丈的坑道。

 &nb...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目录下一页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