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第0087章 微服终点

首页书架加入书签返回目录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等;在树木配置上,有松、柏、榆、槐、女贞、梧桐等习以常见;夏日荷花更是荡漾在碧波之中。

    天子在济宁城感受到的是滋润人的空气,和城外的臭味不同。丰富的水源和园里栽种的众多的花木,起到了保护整个城市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的作用,也保护了城市空气,使之清新宜人;保护了城市的温度和湿度,使之免受季节、雨旱的影响。

    对于天启皇帝来说,吃是一件大事情。恰巧济宁的饮食业非常发达。饮食业在旧时代因其服务的阶层不同,总是向着两个方向发展,一是面向官宦、财主的高档大菜;二是面向小业主和劳动者的街头小吃。这两种小吃在济宁都别有一番风光。

    济宁衙门多,官府接待多,商号应酬也多,饭店随之而多,名厨师也多,久之也就形成了济宁菜的两大特色。因地处水乡,所以济宁厨师的拿手菜多是湖鲜、水产;因运河南北商旅云集,所以菜品兼取南北风味,济宁菜大大丰富了鲁菜系统。

    来济宁的人大多经商,早晨应酬开市,来不及做早点,人们便多有上街买早点的习惯。生意人和手工业者又常熬夜,所以夜宵也多。加上运河船队停滞时间长,做饭不便,街头小吃就兴盛起来。

    朱由校最喜欢的济宁小吃是甏肉干饭。甏是一种盛放食物的器皿,甏肉顾名思义,用甏盛放烹制的肉。起源于元朝。随着京杭大运河的开通,南方的大米从水路运往北方。当时的人们把用陶器炖出来的肉和大米饭放在一起吃,别有一番风味。

    大米用前先筛后簸,绝无杂物,凡半粒者全剔除;干饭必须蒸透,用水必须适量。烹制甏肉时,须将肉条、面筋、剥皮熟鸡蛋、蒲菜头或白笋丁以及调料放在甏内煮熟,米饭在另一甏内煮熟。食时从两个甏内分别盛取甏肉和米饭,其大米干饭粒粒如玉,甏肉色泽红韵,质地柔嫩,肥而不腻,烂而不糜;汤浓味厚,咸香可口,堪称一绝。食用时,外加一道咸菜或老虎菜或腌制辣椒,味道更佳。朱由校一口气吃了几大碗。

    晚上到了寻找住宿的时候,朱由校直接去河道总督的府衙。反正济宁城已经是最后一站了,考察完左光斗皇上就回京城了,她让锦衣卫千户王阳武和秉笔太监曹化淳亮明大内的金牌,证明他们的身份。朱由校本人并没有暴露皇帝的身份,府衙的官员认出厂卫的令牌,知道他们都是皇帝的亲信得罪不起,这个小官满脸堆笑地请朱由校等人入府。

    皇上装着狐假虎威的样子跟太监曹化淳进了府衙,朱由校左看看右看看,也没见到左光斗的半个影子。他问领路的官员:“河道总督左大人去哪了?”

    “左大人去灵璧、双沟、黄铺一带监督河工们修复堤坝去了,他已经走了一个多月了,前几天他写信给济宁府衙说很快就回来,下官估计明天左大人就差不多回来了。”领路的官员毕恭毕敬的回答。

    朱由校想想也成,在等他一天吧,当晚皇上住进了河道总督府衙后院的厢房,安安稳稳地睡了一觉。

    天子在河道总督府衙睡了一觉,起来时已经是天光大亮。他不喜欢衙门的伙食,皇上带着十几个护卫出门去吃济宁有名的小吃胡椒辣汤,顺便打听一下河道总督左光斗在此地的官声如何。

    皇上派了新加入锦衣卫的成员铁冰之、铁媚父女分别去饭馆里打探左光斗的情报,他自己也到闹市里去询问,得到的结果非常一致。左光斗是一位非常清廉和勤勉的官员,来了济宁只参加了一次当地下官对新上司的接风洗尘,然后就一心投入到治河工作中去,没有参加过余外的应酬。不过也有些大腹便便的财主和官僚表示左大人太不懂人情世故,闷头做事在官场是行不通,走不长远的。一些小老百姓也跟着这么讲。

    听到普遍积极的民间反应,朱由校觉得很高兴,这说明皇帝没有选错人。至于,对清廉有些异议只能说明朝廷的氛围太糟糕了,如果像洪武年间那样的官场氛围,清廉是一种常态,左光斗一定会被认可。可是如今,贪污是一种常态,做官清廉为百姓做好事干实事却容易遭大多数官僚记恨。更可气的是,还有好多傻乎乎的老百姓就被虚伪的士大夫忽悠住了,坚定不移地认为贪官是干实事的料。这样的现象是世风日下,道德沦丧。
上一页目录下一章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