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第0064章 太监改名

首页书架加入书签返回目录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步高升。刘时敏公公还在戴罪立功的阶段,小心翼翼地伺候万岁爷办公。

    骑完马之后,皇帝带着妃嫔们过石桥去太液池的中心——瀛台观景。这儿三面临湖,岛上种着高大的梧桐树。朱由校同后妃们到了涵元殿吃茶休息,随后命宫女们将棋盘摆在昭和殿前边的澄渊亭上,要同裕妃下棋。

    到了这天晚上,皇帝带着他的后宫嫔妃在玉熙宫看戏。

    明太祖朱元璋严格地规范了阶级,贵族就是贵族,百姓就是百姓,看戏这种娱乐形式为皇家所私有。在他的人为因素下,有明一代将原本活跃于勾栏瓦肆的戏曲移植到贵族宫廷,开国之初乃至整个王朝前期宫廷垄断了杂剧演出,民间戏剧得到空前的遏制。但到了中后期,随着律令的宽松和城市经济的发展,南戏在江南一代得到蓬勃发展,后传至京城,进而入内廷。

    在万历年间,以昆曲为主的南方戏曲成为京师和内廷戏曲演出的主流。南曲入宫不仅仅是神宗的个人使然,也是当时的社会风气促成,北杂剧更多的承载了历史道德教化,承应宴会礼仪这些官方的东西。或者是一些失意文人的牢骚之作,而艺术性和娱乐性这些戏剧最本真的东西严重退化。而南戏在民间的大肆流行,加之帝王的个人喜好,流行宫中乃是多方原因促成。

    万历朝,明代宫廷戏曲在机构设置上发生了本质变化。戏曲不再由钟鼓寺承应,神宗让玉熙宫专门负责。玉熙宫也就成为了宦官伶人专门学习唱戏的场所。

    魏进忠负责为皇帝、嫔妃们安排观看的过锦戏。

    这种戏每一处都很短,大概有一百多个剧目,雅俗皆备。雅的来自院本。俗戏取材于市井生活,扮演骗子如何行骗,嘲笑笨拙的婆娘、痴呆的丈夫,或扮演狡猾的商贾、无赖的泼皮。雅俗相较,俗戏节目较多,也较有趣。

    宫中扮演这种俗戏,原有三种用意:第一是要龙子龙孙们看了戏知道一些民间的风俗人情和所谓“民间疾苦”,第二是寓讽谏于娱乐之中,第三是逗皇帝和后妃们快活一笑。因为有这三种目的,所以钟鼓司的太监们和教坊的艺人们有时也将一些与现实政治有关的题材编成短剧。

    这一天艺人们先演了两出比较高雅的院本,然后演了一出《双骗案》,引得嫔妃们哈哈大笑,皇帝也是面带微笑。

    接着演了一出新编的小戏,凭空杜撰辽东明军大捷,抓住了敌酋努尔哈赤,鞑子兵全部被歼。这个戏是连夜编排成的,朱由校看后鼓掌不断,立即命赏赐一百两银子。全体艺人跪下叩头谢恩,齐呼万岁。

    穿越者是经历过现代社会的娱乐轰炸的人,他对这些明代戏曲并不太感兴趣,只是看个新鲜。看完戏,皇帝还是在坤宁宫过的夜。

    端午节过完,朱由校继续扮演他一国之君的角色,谨慎地治理国家。司礼监秉笔太监刘时敏在皇帝身边辅助文书工作的时候,突然向朱由校跪下,他请求道:

    “陛下,奴才深知自己才华不足,以前没有督促下属修好先帝爷的陵墓,耽误了皇帝的大事。奴才想改掉自己的名字,以此来知耻。”

    “那你要改叫什么名字啊?”

    “回陛下,奴才要改名叫刘若愚。”

    “大智若愚,刘公公还是自视甚高啊!行,朕准了。你以后就叫刘若愚吧。刘若愚,这些奏疏朕已经看完了,你去送到王安那里封存吧。”

    “是,陛下。”刘若愚高兴地拿着文件出去了,他刚走,魏进忠又进来拜见皇帝。

    “陛下,奴才魏进忠有要事想请求皇上答应。”

    “魏进忠,你有什么事啊?”

    “奴才想改名字。”

    “你要改名啊,改叫什么?”朱由校有些纳闷,今天什么日子,两个亲信太监要改名。

    “奴才要改名叫魏忠贤。”

    “为什么要叫这个名字?”

    “奴才以前就是给皇上做饭,所以进忠就可以了。现在皇上把清理京城下水道这么大的事交给奴才,光进忠是不行了,奴才还要贤,还要德才兼备才能完成皇上的指示。奴才想用这个名字来鞭策自己。”

    “好吧,朕准了,你以后就叫魏忠贤吧。”
上一页目录下一章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